通渭搭建“三大人才平台”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 作者:: 阅读: 时间:2016-8-22
近年来,通渭县积极释放用人主体权力,不断提高人才资源配置能力,着力搭建“三大人才平台”助力脱贫攻坚,向贫困村提供人才支撑,激发贫困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认真落实“235”人才引进计划。即每年引进2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30名急需紧缺人才、“柔性引进”50名省内知名专家。近年来,结合省上实施高校毕业生到企业服务的政策,引导县内企业先后引进52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事业单位招考和省内外人才市场招聘,先后引进68名医疗卫生、教育教学、金融商务等方面急需紧缺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先后“柔性引进”107名省内知名专家到县乡医疗机构、重点项目、文化艺术领域开展中短期技术服务。
深入实施“五百五促”助推行动。研究制定了《2016年“五百五促”人才助推行动工作要点》,继续在五个领域开展人才助推精准扶贫行动。严格按照科技特派员工作要求,选派科技特派员182名,为贫困村组建科技服务团155个758人,积极推行产业“试验田”“四线工作法”、科技人才“四进大户”等创新做法,先后举办各类培训活动217场次,培训贫困农民2.8万人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8项,建成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2个,有效提升了全县农业产业的科技水平。着眼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坚持选拔与培育并重,先后选拔具有金融市场学、财务管理学等方面的金融专业人才12名到乡镇任职,25名到贫困村担任村“两委”成员,56名到贫困村担任驻村帮扶队员,对560多名金融组织负责人进行培训,有效推进了农村金融组织的健康发展。围绕“人才培训—产品挖掘—开设网店—农户参与—发展壮大”的电商扶贫思路,加大电商人才培养培训,逐步实现了村级电子商务“三有一能”目标。组织100名书画、剪纸、小曲等方面的艺术人才到精准扶贫一线,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51场次,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带动培养了一批民间艺术人才。注重把技能型劳务输出与创业型劳务能人引进相结合,建立“政策扶持、服务引导、信贷助推、典型引路”的在外人才返乡创业机制,先后引进通渭籍在外优秀人才46名,培养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带头人117名,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持续强化人才基地建设。坚持“建基地、聚人才、强产业、促发展”,不断加大人才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和人才科技项目的建设力度。投资50万元建立省级人才项目通渭县书画产业实用人才实训基地1处,依托悦心国际书画村的资源优势,完成培训室、实训室建设,制作书画展板14块,已邀请中书协、中美协会员举办大小规模活动5场次,举办农民书画讲座10场次,培训农民书画爱好者2000余人次。依托产业基地,先后建立了马营镇农村实用人才实践基地、榜罗镇“乡土人才”示范基地、华岭乡云杉育苗创业示范基地和什川乡在外人才创业示范基地等县级人才项目10处。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健全基地科学化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培训基地+对口部门+示范产业+远程站点+田间课堂”的培训网络体系。积极组织实施拔尖人才“1+X”对接活动,为基地输人才、送技术,分别以“固定对接”和“柔性对接”两种形式组织人才与基地建立技术服务关系。积极推进基地成果转化,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建立基地成果转化评估机制,不断扩展成果“辐射”范围,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筛选及推广应用,先后推广农村实用技术60余项。
来源:定西日报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