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轮换图
  • 首页轮换图
  • 首页轮换图
  • 首页轮换图
  • 首页轮换图
475_110px;
355_110px;

组工文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组工文萃 > 组工文萃

推动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创新

来源: 作者:: 阅读: 时间:2016-8-23

孙锐

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进一步促进高校、科技界、产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在科技人才开发上的紧密合作

基础研究对接国际标准,以同行评价为主;应用成果以用户评价和专家评价为主;产业化开发以市场评价和用户评价为主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号角。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就要以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改革勇气推动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创新,着力解决当前科技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管理制度。

创新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体系。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框架下,统筹解决人才与教育、科技现实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重构创新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体系,建立前沿项目、人才发现机制,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机构和服务平台。要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进一步促进高校、科技界、产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在科技人才开发上的紧密合作。探索建立人才培养与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人才开发机制。国家科技计划、重点工程项目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人才吸引、培养和开发工作,并作为评价计划(项目)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重点创新基地、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中强化青年创新人才开发任务,并纳入相关考核指标体系。在国家重大项目实施中,鼓励资深专家和中青年骨干人才结对子的“师带徒”活动,对资深专家设置培养优秀人才的工作任务指标。

推动成果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要改进科研成果评价方式,基础研究对接国际标准,以同行评价为主,着重评价成果的科学价值和突破性;应用成果以用户评价和专家评价为主,着重评价项目完成情况、成果转化前景;产业化开发以市场评价和用户评价为主,着重评价产业带动性和产业发展贡献。改革现行以单位、机构为基础,以行政部门为主导的人才评价制度,建立以权威第三方机构为主导的大范围同行评价制度。研究建立符合工程科技人员职业和专业发展特点的职务级别体系和相应分配体系。大力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第三方专业化评价机构发展。推动人才评价的多元化、社会化,建立形成包括社会专业机构评价、中介组织评价、学会社团评价、市场评价和政府评价在内的多元化人才评价方式。强化聘任制度,坚持科学设岗、按岗聘任、以岗论价、淡化职称、破除终身制,解决能上能下的问题。推进职称分层、分类管理,建立体现各类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特点和成长规律的评价标准体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社会专业组织的力量,承担制定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内容,开展专业水平评价、指导人才职业发展的职责,政府职能则定位于规则制定、分类授权、宏观监管,实现职称的社会化、市场化评价、认可。

推动科研创新管理机制改革。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政府“命题式”科技项目立项模式,坚持市场化导向,给予企业更多参与科技立项的主动权。推动面向工艺生产和生产线的创新验证,将科技成果评价从专业评审向产业化验证转变,从节点监控向创新、产业化、示范应用的全过程评价转变。积极引入科技奖励国际同行评议制度。对基础性研究成果依据其学术价值或对科技发展所起的实质性推动作用,由公认的学术组织和学术团体评判奖励。建立科研单位管理辅助人员能进能出、科研人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着力改革体制内“双肩挑”科技人员管理方式,高校院所在职领导人员不再申报科技项目、人才项目、科研奖励及参与各类科研职业荣誉评奖。支持特需人才组织科学家工作室,灵活组织科研力量,开展原始创新研究。创新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方式,提高对职务发明人合法权益的激励力度。探索对职务发明人实施年薪制、项目提成制和协议工资制等薪酬激励方式,加大科技人才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实施力度。(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上篇:

下篇:

版权所有:中共通渭县委组织部
邮编:743300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中街4号
备案许可证号:陇ICP备14000381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102000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