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双眼睛”识别干部
来源: 作者:: 阅读: 时间:2016-11-18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提出好干部“20字”标准,修订出台新的《干部任用条例》,使干部选用标准更加明晰、程序更为规范,为各级组织部门选人用人提供了基本遵循。具体到实际工作中,选准用好干部、提高选人用人质量,要求我们在选用每一名干部时,都要运用科学方式,善用“多双眼睛”,精准辨识其是否具有加减分效应,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扬长避短。
加减之中树导向。在选人用人时,要深入分析把握好干部的关键指标,重点关注三个面向。要看为党的事业是加分还是减分。选用干部不是为了给予一种待遇,不是为了个人面子好看,而是要服从于党的事业需要。干部选得好不好,首先是看能否最大程度地为党的事业加分。选用干部,要把那些于事业有爱、于事业有补、于事业有功的干部纳入第一位考虑,重用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要看在群众眼里是加分还是减分。干部选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只有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选用干部,要真正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重要标准,对那些有民生情怀、群众口碑好、满意度高的干部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不让他们吃亏。要看于组织威信是加分还是减分。选人用人是最大的执政权。选对一个干部时党员群众可能感觉不明显,但一旦选错一个人,对组织威信就是极大的损害。选用干部,要充分考虑干部群众对组织的评价,把组织威信放在至高的位置去珍视和爱护,组织部门更要以爱惜羽毛的心态“正人先正己”,时刻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清醒头脑,使选出的干部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加减之中识干部。选用了一个干部,对于党的事业、群众口碑和组织威信是加分还是减分,并不是显而易见的,需要组织部门细心地观察和深层次地了解,善用“多双眼睛”,从不同的角度去筛选过滤和察识辨析。要从正反两面中衡量“加与减”。“河有两岸,事有两面。”一般而言,一个干部的正面特点容易看得清,但负面表现相对隐藏比较深。所以我们既要坚持从正向进行度量,更要注重从反向进行察识。要从一贯表现中识别“加与减”。看准干部,要长期看、纵向看,对组织部门而言要积极探索建立干部信息“大数据”,用以全面“还原”干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综合分析干部加减分情况。要从同类干部比较中分析“加与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待一名干部,要将其放在更大的范围中,才能看清干部在同类群体中的能力优劣,真正辨识出干部的加减分项。
加减之中严管理。每个干部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有其优点,也难免会有缺点。组织部门要认真分析这些优缺点,合理使用,发挥好其优点,对存在一些缺点的干部,要“上、下、管、育、爱”并举,拉长长板、补齐短板,让“加分”最大化、“减分”最小化。要补能力素质之缺。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胜任素质要求。在干部选用过程中,要注意时刻了解干部短板、分析干部短板、补齐干部短板,对每一个岗位可以探索建立“胜任素质清单”,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性加强培养,将干部能力素质“短板”补齐、补好、补结实。要纠苗头问题之偏。“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对于干部中存在的减分点,要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建立问题预警机制,对问题较轻的,要及时进行约谈提醒和函询;对问题偏重的,要积极采取诫勉等组织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要下庸劣不为之位。俗话说:“好的不能屈就,差的不能将就”。对加分多的干部要优先提拔重用,相反,对那些减分多的干部要限制使用,特别严重的坚决不用。(宁波市江东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