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多措并举破解引才难题
来源: 作者:: 阅读: 时间:2016-8-26
陇南市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人才引进上做文章、下功夫,有效弥补人才工作短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营造良好环境。研究出台《陇南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陇南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为全市引才工作确立中长期发展目标,明确了程序、措施和方法,设计人才成长路径,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了引才工作的科学性。与引进的人才经常进行座谈、听取汇报,在节假日关心慰问,鼓励支持他们干事创业、服务发展。建立健全引才体制机制,形成党委、政府牵头抓总、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支持、各方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强化宣传引导,在全市范围内,对引进人才的典型,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报道,在全社会营造了爱才、惜才、敬才的良好氛围。
建立保障机制。市级设立2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各县(区)也都各自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全市财政保障人才投入经费达到700万元以上,人才发展经费逐年增加,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现有引进人才配套了20套住房,并新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了一幢80套住房的人才公寓楼,用于安置引进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真正做到筑巢引凤,打造了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出台《陇南市解决市直单位干部夫妻两地分居暂行办法》《陇南市解决县(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夫妻跨县(区)分居调配问题的指导意见》,为有效解决人才配偶工作调动问题提供政策保障。
破解发展瓶颈。注重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985”、“211”院校和中央国家机关大力引进了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先后共引进硕士以上急需紧缺专业人才34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345人,北大7人、清华3人,引进本科学历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647人,优化市、县机关干部的学历、专业结构,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实现了突破式发展。依托支柱产业、骨干企业等平台,加大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立足产业发展实际,邀请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专家来陇就茶产业技术咨询、技术开发和转化、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推动了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水平。强化能力培训,将引进人才培训列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根据行业实际,统筹各类培训项目,共实施各类人才培训52期,培训引进人才954人(次)。协调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在金徽酒业集团、鸿远公司等市内骨干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9个。金徽酒业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合作创办了EMBA培训班和金徽商学院,强化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实施“2+1”和“1+10”人才培养计划。“2+1”即为每名“博士服务团”成员确定1名市级领导和所在县(区)委书记作为培养人,帮带培养,促进历练成长;“1+10”即由每名挂职博士结对“传、帮、带”10名有发展潜力的本地专业人才,帮助提升了专业技术水平。
促进健康成长。为促进引进人才快速成长、多做贡献,坚持整合各类资源,积极为引进人才搭平台、压担子、促成长。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邀请引进人才参加、列席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重要会议、参与中心工作、开展视察宣讲等,让他们快速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博士服务团”成员和科技金融挂职干部委以市县(区)党政副职等重要岗位,促使其在重要岗位历练锻炼,做出贡献。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放在重点领域、重要部门、重要行业历练提高、增长才干,让他们从事或包抓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舞台。近年来,全市引进的998名急需紧缺人才中,已有14名走上县级领导干部岗位,24名走上科级领导干部岗位,5名优秀人才先后选送到国家部委和省直部门工作。
来源:甘肃组工网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