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东:打造人才发展集聚生态圈
来源: 作者:: 阅读: 时间:2016-7-8
●推动科技人才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办起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
●探索柔性引才引智,实行特聘、兼职、合作等办法,打造人才政策高地
●以精细化的创业服务满足人才高品质的创业需求,让人才安心工作、放心创业、舒心生活
近年来,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暨海东科技园通过兴建人才公寓、优化创业环境、创新人才引进模式、丰富人才交流活动等多种举措,整合各类人才资源,着力打造高端人才生态圈,有效提升了人才增量,为海东工业园区立足本土、辐射全省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
搭建平台,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大力实施科技创新“5318”和“5223”工程,即用5年时间,实现入驻300家科技型企业,基地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引进各类高端人才8000人,吸引海归人才200人、博士200人、技术和管理领军人才300人,努力推动科技人才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办起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成功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创业链条,利用1000平方米创业大厦空间建设了“海东驿站”,为初创者提供开放式零收费的创业平台;以创业大厦为主要载体,建成总面积7万平方米、全省最大的创业孵化器平台,为创业者提供物业服务、中介代理、投融资服务等软件服务;建设以6栋14个单体厂房为主体的标准厂房区,作为入孵企业的产业加速器,为企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目前,入驻企业120家,各类创业人才300名,其中博士35名、硕士60名。当地积极申报创建各类研发平台,建立院士工作站、知识产权超市、高校博士生服务站等,为各类人才搭建技术产业创新平台。依托人才公寓项目,在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立了青海省(海东)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基地。
“人才+”战略,实现人才辐射效应。一是推行“人才+人才”模式,实现以才聚才。通过打造科技园、创业大厦等成果转化中心,举办高端产业峰会、留学人员创业年会,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集聚。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桥梁作用,与清华、北大等27家国内一流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联合课题研究、人才推荐、博士服务团引进等工作,使柔性引才成为人才引进的重要途径。二是推行“人才+项目”模式,促进产业升级。按照“引进一名高端人才,带来一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培育一个新产业,创造一个新成就”的发展思路,以新能源、新材料、信息软件、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吸引高端人才加盟,形成优秀人才带动优质项目、优质项目延揽优秀人才的良性循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贾利民带领自己的团队,完成了首个省部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原寒荒地区高集成度大功率光伏水冷一体化电站研制及产业化示范”。青海仁一药业有限公司在陈东立博士的指导下,利用沙棘、白刺开发提高艾滋病人和癌症病人免疫细胞活力的产品项目已正式启动。三是推行“人才+平台”模式,打造创业“乐园”。举办“柳湾咖啡馆”人才沙龙,邀请高层次创业人才分享创业心得,为初创者提供创业思路,目前已举办专题培训33期,培训2500人次。发挥众创空间“海东驿站”和科技园孵化器的作用,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便捷、集约、低成本的综合创业服务平台。成立青年公寓社区交流站,为青年创客提供创业指导咨询和交流,有效提升了青年创业者的创业成功率,目前已有220名青年创业者入驻。
贴心服务,打造舒适的人才生活环境。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办法,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探索柔性引才引智,实行特聘、兼职、合作等办法,着力打造人才政策高地。注重以精细化的创业服务满足人才高品质的创业需求,在园区内建成行政综合服务大厅,为创业人才办理商事手续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引进的企业、项目和人才快速办理入驻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精心打造“9+1+1”高标准人才公寓,即九栋风格迥异的专家公寓,一座新古典建筑的商务洽谈会馆,一座15层的青年公寓“Yong house”,为高端人才和团队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筹备产业发展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提供有效的资金扶持。委派专人跟踪了解、协调解决领军人才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和困难,及时研究对策。整合各方资源,服务领军人才在产业布局、公司上市筹备等方面需求,助力领军人才事业发展。协助对接人力资源服务、财务服务、法律服务等不同类型的专业服务机构,帮助领军人才破解业务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让人才安心工作、放心创业、舒心生活。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