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轮换图
  • 首页轮换图
  • 首页轮换图
  • 首页轮换图
  • 首页轮换图
475_110px;
355_110px;

干部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干部工作 > 干部工作

通渭:推行“人才+基地”打造发展新引擎

来源: 作者:: 阅读: 时间:2017-1-22

近年来,通渭县针对脱贫攻坚的人才发展瓶颈,紧紧围绕“建基地、聚人才、强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高标准建设人才基地、大规模集聚优秀人才、多渠道发挥人才作用,制定实施《通渭县2015-2020年人才基地建设规划》,较好地促进了人才作用的发挥。

立足产业特色打造人才孵化基地。不断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形成了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基地建设工作格局。通过对贫困村调研,因村制宜对人才和贫困村经济发展点进行双思维论证,签订基地建设目标责任书。以人才工作项目化的方式,指导和推进人才基地建设工作,先后建立了榜罗镇“乡土人才”示范基地、什川乡在外人才创业示范基地、华岭乡云杉育苗和通渭县书画人才培训交流等基地10处,并配备投影仪、教学课件、电脑、桌椅等培训设备,为基地正常开展培训、推广工作提供了保障。

健全基地科学化服务管理体系。协调各基地建立“培训基地+对口部门+示范产业+远程站点+田间课堂”的培训网络体系,通过集中培训、上门送学、联系帮学、远程带学等形式,组织农村人才参加基地举办的各类农村实用技术、种养殖技术和现代科技知识培训和推广。积极组织实施“1+X”对接活动,为基地输人才、送技术,分别以“固定对接”和“柔性对接”两种形式组织人才与基地建立技术服务关系。“固定对接”即组织农林、卫计、文广等部门28名县管拔尖人才,结合基层需求和自身技能专长,按照自愿结对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分别与1-3个有相应需求的“基地”建立不少于1年的对接关系。“柔性对接”即县人才工作机构建立53名县外专家、教授组成的“县外涉农人才储备库”,当对接基地出现无法解决的技术需求时,积极聘(邀)请相应专家到现场或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以“柔性对接”的方式解决临时性难题。同时,实行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定期督导情况、服务效果,适时将对接人才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基地的不同技术需求。

积极推进基地育才成果转化。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建立了基地成果转化评估制度,注重人才转化,缩短转化周期,不断扩展培训成果“辐射”范围,使基地真正发挥培育、引领、推广的主体作用。2015年以来,书画基地通过举办各种会展活动,辐射带动了全县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基地邀请中书协、中美协会员举办大小规模活动20多场次,参与人数达1万余人次,举办农民书画讲座10余场次,培训农民书画爱好者2000余人次。种养殖基地以精准扶贫村为重点,不断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筛选及推广应用,先后推广无公害蔬菜、畜牧养殖、玉米铁锈病防治等农村实用技术20余项,推广玉米京科968、隆单201、豫玉22号等7个新品种(系)的对比试验1项,玉米专用肥试验1项;推广引进巴美肉羊、波尔山羊、鲁西黄牛、延边牛等养殖品种4320余头。

 

来源:定西市委组织部


上篇:

下篇:

版权所有:中共通渭县委组织部
邮编:743300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中街4号
备案许可证号:陇ICP备14000381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102000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