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硕珍:留在岷县南部大地上的三行红脚印
来源: 作者:: 阅读: 时间:2017-7-24
岷县南部地区是指麻子川乡、寺沟乡和秦许乡,与陇南市宕昌县和甘南自治州迭部卓尼县接壤,是汉、藏、回等民族杂居地区。
1935年9月至1936年10月,岷县南部大地上,留下红军三大主力的光辉足迹。
1935年9月17日拂晓,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先遣部队——红四团突破天险腊子口后,尾追残敌至麻子川乡大草滩一线,缴获敌军粮食十万斤,食盐两千斤。这对当时刚出草地不久的红军来说,无疑是重要补给。在红四团穷追残敌的同时,中央红军主力也通过腊子口,顺朱立沟翻越位于岷县、宕昌、迭部三县交界处的大拉梁,到达麻子川乡的旋窝村、大草滩村。旋窝村为回汉杂居的村落,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也为了严明军纪,军委及时制定了《回民地区守则》,受到了回汉群众的夹道欢迎。当晚,毛泽东住在旋窝回民韩启明家的草屋里(现为毛泽东居住遗址)。当地阿訇丁振邦与毛泽东互赠了礼物。18日,毛泽东随林彪率领的红一军团离开旋窝,过槽子河翻扁路沟梁,经红土坡到达麻子川乡的绿叶村。当晚八时,毛泽东电令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和中央机关于19日到达绿叶村一带。据村里年事已高的老人回忆,毛泽东住在郭怀治家3间北瓦房里。20日,中央红军离开绿叶村,经麻子川村,过分水岭(岭峰村),进入今宕昌县北部的阿坞河,21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抵达哈达铺镇。
1936年8月8日,红四方面军第一纵队红三十军在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率领下,突破腊子口,进入岷县。9日凌晨,红三十军八十九师和骑兵师一部击溃旋窝、大草滩村、麻子川村一线守敌。起初,红四方面军总部就设在大草滩村,该村的一座二层木楼,背靠村庄大路,据说是朱总司令当年作为办公室兼卧室的地点,设为朱德居住遗址。楼房背面的土墙上,至今还能看到朱德手书的繁体字标语“民众联合”。这个院落为张姓村民所有,保留了数件红军长征时期的文物:朱德办公用过的四方桌、朱老总教群众纺线的纺车和红军征粮用过的升、斗等物品。八十九师和八十八师分两路向岷县城疾进。一部经麻子川村、占扎路村,抵达寺沟乡绿沙村,9日晚九时至今岷阳镇南川村,鲁大昌守敌退至刘家堡负隅顽抗。一部由大草滩翻山,出寺沟乡境内奔直寺附近的寺沟,进入寺沟乡立珠村。该村富户寇三娃,为红军借粮一千五百斤、羊一百多只,还有金银等财物。朱德总司令还在借条上签了名(1960年生活困难期间,岷县民政部门特地向寇三娃发了补助)。朱德所在的这部红军翻越立珠村附近的山沟,走出属于秦许乡的包家沟,过叠藏河,再翻刹柴沟和鹿儿坝村之间的山峰,抵达今十里镇大沟寨村,最后将红四方面军总部设在三十里铺村。9月29日,红九军军直及二十五、二十七师、总供给部由十里镇三十里铺出发,经大沟寨再进入秦许乡,由中堡村过叠藏河,再由寺沟乡白土坡村进沟,至老鸦山,翻山梁依次经过宕昌县境内的庞家乡、理川镇,由岷县申都、蒲麻北上进入漳县境内。10月4日凌晨,红五军撤离岷县,由中堡、老鸦山、庞家和中堡、麻子川、阿坞、哈达铺两路到理川,然后经八力、闾井、锁龙、马坞一线去武山。“中堡阿阳南川呢/手把窎桥栏杆呢/盼望红军哥哥回还呢/眼泪只打旋旋呢”。这首花儿描绘的就是1936年红四方面军离开岷县,中堡阿阳南川村的群众在城南窎桥上送别红军那种依依惜别的情景。
红四方面军在岷县修整了57天,在秦许乡包家族村建立了县级苏维埃政权,由张明远任政府主席;在麻子川乡麻子川村建立了乡级苏维埃政权;在岷县南部建立村级苏维埃政权的有秦许乡鹿儿坝、泥地族、许家庄、上下阿阳、扎那、中堡、大族等村庄,寺沟乡纸坊、扎地、朱麻滩、寺儿沟(寺沟乡所在地)、绿沙、立珠等村庄和麻子川乡的岭峰村、上沟、旋窝等村庄。
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还在秦许乡扎那村、泥地族等村庄设立红军的医院。
各级苏维埃政权发动群众打击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红四方面军离开岷县后,麻子川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四、粮食委员郭仁家、上沟村苏维埃政府主席米成来、鹿儿坝村苏维埃政府委员徐秋鸡娃、徐老四等均遭当地恶霸地主杀害。
1936年8月23日,红二方面军先头部队红六军过腊子口,经旋窝、大草滩、麻子川村,于25日先期到达哈达铺。29日,红六军离开哈达铺,经理川、八力到闾井;31日,在马坞击溃地方反动武装后,向礼县方向挺进。9月1日,总指挥部及红二军、红三十二军也相继到达哈达铺,部队驻扎在麻子川村、阿坞、哈达铺、理川、脚力铺一带的村庄里。
来源:定西日报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