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以“能上能下”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来源: 作者:: 阅读: 时间:2019-11-28
通渭县在总结全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取得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积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有效加强了全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形成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
一是树立导向,营造氛围,促干部“干”有激情。在干部选任中,着力树立导向、凝聚合力,将班子配备、干部选任与减贫摘帽直接挂钩,研究制定了“1+4”精准扶贫业绩考核评价办法,注重在精准扶贫一线识别选用干部,将精准扶贫业绩考核结果直接作为班子政绩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相挂钩,严格按照班子考核等次使用干部,坚持“三先三后三优先”,年中一般不作调整,向市委推荐提拔干部时优先从考核排名靠前的乡镇和部门“一把手”中推荐,对乡镇和部门“一把手”每年根据考核结果只调整一次。
二是精准研判,细化流程,促干部“上”有保障。在干部动议提名中,严格按照职数和空缺情况提出动议意见,综合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和单位推荐意见,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进行精准分析研判,就选拔任用的职位、条件、范围、方式、程序等提出初步建议,班子研判做到“三查三看”,干部个体研判做到“四查五看”,形成“分析研判—初步建议—个别酝酿—形成方案”的研判动议流程。在干部考察过程中,既充分体现“群众公认”的原则,又坚决反对“唯票取人”,不断改进考察方式,采取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走访、查阅档案、专项调查、综合分析等方式,立体式考察干部的德才表现、能力素质和工作实绩,实行考察工作全程纪实制度。
三是完善机制,稳步改革,促干部“下”有所为。为确保“下”的干部不消极、不气馁,不怠工。对“下”来的干部,由组织部长进行专题逐个谈心谈话,客观公正评价他们工作中的成绩和优点,指出缺点和不足,讲清调整原因和理由,教育引导干部放弃“降级降职丢面子”的想法。鼓励他们正确对待职务调整,认真反思,重整信心重新打开工作局面。对年龄较大、身体较差等原因不能胜任现职的干部,通过改任非领导职务,保留工资待遇,按规定享受职级并行待遇等方式,鼓励他们继续参与单位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建设出谋划策。对犯了错误,能力不适应岗位需求的干部,坚持区别对待,因人而异重新安置,引导“下”的干部主动接受政策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素质,鼓励他们通过不断充实自己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确保“下”来的干部仍然愿干事、能干事,有效避免干部在“下”的过程中引发矛盾。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