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田间课堂”让农村党员教育更接地气
来源:通渭县委组织部 作者:: 阅读: 时间:2019-6-13
通渭县积极创新农村党员教育形式,不断提升党课对农民党员的引吸力、感染力,用足用活“田间课堂”,送党课下村组,充分调动农民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使党员教育更加具体、生动,让农村党员愿学、真信、活用。
不误农时、农事,“田间课堂”让党员愿意“听”。通渭县充分利用“田间课堂”不限时间、灵活选择地点、灵活安排人员的特点,根据党员分布、农时特点、采用灵活方式,把党员教育课堂搬到农业产业基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把党的政策送到广大农村党员身边。“田间课堂”不限时长,长可一两小时,短则十来分钟,既节省农村党员集中学习的时间,也不耽误农活,切实提高了基层党员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党性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坚持本土、务实,“田间课堂”让党员愿意“信”。一是坚持“主讲本土化”,在讲课主体上打破传统的“一人”集中灌输式教育,积极组织优秀党员、致富能人、林果“土专家”轮流主讲。二是坚持“内容本土化”,到田间地头、产业一线围绕全县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目标,讲解果园管理技术,交流先进经验,探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党员相互总结经验,学习先进技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不断凝聚党组织脱贫攻坚合力。三是坚持“形式本土化”,重视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主讲人在选好主题和内容的同时,通过用通俗易懂、贴近农村的本土语言,让党员易于消化吸收。
重视提升、带动,“田间课堂”让党员愿意“行”。“如何让农村党员从“听、信”转化为愿意“行”,通渭县不断抓实、抓细、用活“田间课堂”,不断调动农村党员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基层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在脱贫攻坚和农村生产一线涌现出大批争做优秀党员的先进典型。同时,“田间课堂”的推行,让支部的学习更加经常化、规范化,支部的功能得到大幅提升,“堡垒”作用得到明显提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