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集聚人才力量强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支撑
来源: 作者:: 阅读: 时间:2020-4-27
近年来,通渭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一号工程”,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到基层一线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着力破解基层人才匮乏难题,激活基层一线人才活力。
项目人才为基层一线“输血”。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吸收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187名到基层服务,为基层一线输送人才新鲜“血液”。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理念,充分发挥人才重大项目牵引功能,强化政策引导,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76人,建立“博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5个,在脱贫一线积蓄高层次专家人才力量。
专家人才为基层一线“造血”。持续深化拓展“双百四联”助推脱贫攻坚活动,抽调市县副高以上农业专家62名,采取结对帮扶和蹲点指导等方式,面对面开展富民产业技术指导,手把手传授推广先进技术,有效提升贫困群众自身“造血”机能,聚力打造了一支扎根基层、帮带有力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六项计划”,按照“按需选派、双向选择”的原则,调整选派科技特派员服务团198个594人,开展技能技术培训92期4750人(次),培养发展农民技术员785名、科技示范户547、科技明白人2086名,为科技创新、示范推广积蓄了“红细胞”人才队伍。
特色产业人才为基层一线“活血”。围绕全县“6+4”特色产业发展体系,突出新能源人才培养,立足打造“全国新能源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培养新能源生产技术与运营维护人才80名、招聘新能源运营维护人员254人。突出农业产业人才培养,实施乡土人才“领头雁”计划,充分利用人才实训基地、网络课堂、固定课堂、田间课堂,举办畜草、金银花、花椒、苹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6期1345人,进一步调动农村实用人才的服务能力和带头致富作用,不断激发人才活力和动力。
党政人才为基层一线“固血”。强化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一选两聘”模式,公开选聘、回聘村干部69名,培育村级后备力量1429人,为基层一线储备了强有力人才保障。促进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发挥,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移的要求,为全县332个行政村增派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594人,进一步加固了基层一线精准帮扶力量。同时,全面兑现落实扶贫一线干部各项保障措施,发放村干部奖励工资20万元、离职补贴30.18万元、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10万元,及时报销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工作补助和通信补贴,真正让扶贫一线干部人才固心、固神、固业。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