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五个一”激发拔尖人才创新活力
来源: 作者:: 阅读: 时间:2021-3-31
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通渭县制定《县管拔尖人才“五个一”活动实施方案》,以拔尖人才为“增长极”,通过培养一名业务骨干、完成一项课题项目、建设一处帮扶联系点、举办一场技术讲座、撰写一篇调研报告,辐射带动各类人才,形成集聚与扩散并存的良性互动,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源”,调动全县人才冲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战斗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
开展骨干业务培养,加强人才梯度建设。坚持“民主、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从全县专业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中选拔确定县管拔尖人才22名。充分发挥县管拔尖人才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的优势,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选择潜力培育对象,科学制定培育计划,采取一对一、一对多、面对面、手把手地对接指导,培育高级农艺师1名,市级教学骨干1名,县级教学能手3名,年轻后备人才2名,业务骨干15名,破解了盲目引进与水土不服、老幼断代与青黄不接的人才窘境,实现了基层人员技能提升、中层人员进阶发展、高层人员继任接替。
开展课题项目研究,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根据行业领域发展的瓶颈和关注的热点,以科研项目和科学建设为纽带,有针对开展一项课题研究,通过学术研究、理论创新、科技攻关、技术推广,让科研成果才走出了“深闺”,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基于新品种引育及栽培示范推广,引进马铃薯新品种10个、小麦新品种2个、枸杞无土栽培技术1项。争取“兰州大学中央高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1.5万元,实施留守儿童爱心教育工程。立足新时期国家文化战略发展机遇,传播弘扬中华文明为契机,录入古籍文献644部7449册,形成《中国长城百科全书·通渭卷》,努力发掘长城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推动长城资源开放共享。
开展定点扶持帮扶,凝心聚力勠力攻坚。积极发挥县管拔尖人才智力和技术优势,选择医疗机构、农村学校、重点企业、产业基地,采取送科技、送项目、送服务等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新栽植苹果100亩、花椒100亩,成活率85%以上。联盟园对口帮扶,建立学困生帮扶小组,为留守儿童进行答疑解难、心理疏导、学法指导、上门送教。送文化下乡活动,编目整理农家书屋、免费鉴定历史文物、文物保护政策宣讲、书法临习现场教学,丹青作品交流互赠,促进了基层文化精神建设,加快农村事业发展。有效解决了一批服务资源匮乏、实用人才不足、特色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等制约农村发展的难点和困难,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后劲。
开展行业技术讲座,拓宽发展思路视野。通过县管拔尖人才“下基层、上讲台”活动,举办业务培训、专题授课、学术交流、科技宣传,为基层传授新知识,新理念,努力解决业务技术问题,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围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举办苹果栽培管理技术讲座3期500人次。坚持“保护为主、拯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方针,贯彻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并举的工作举措,深入8家图书分管开展关于总分馆的建设背景、意义路径、政策法规、理论实践探索,讲授文物保护条例及开发利用专题授课。加强校际间交流与合作,开展学校联盟“手拉手”同课异构活动,通过课例展示、点评、总结环节,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实现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
开展重点课题调研,争做发展高参助手。站在全县发展战略目标高度,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全方位、多渠道,分层次组织实施22项专题调研,聚焦农业产业经营水平、城乡师资流动机制、留守儿童爱心教育、环境整体规划绿化、文物蕴含价值挖掘、馆藏书目管理修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通过问卷调研、交流访谈、实地观摩、数据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界、新思路、新办法、破解了对全局工作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知之不准的壁垒,强化“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大局观念和担当意识,成为县委县政府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好高参”和“良助手”。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