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来源: 作者:: 阅读: 时间:2021-7-5
通渭县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拓宽渠道、综合施策、激励鞭策等发展措施,着力在“引”才、“育”才、“暖”才方面“驱动发力”,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拓展渠道,在“引”上求突破。规划引领先行。先后制定完善“一方案两办法”,即《通渭县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通渭县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通渭县引进人才管理办法》等系列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引才”工作程序,靠实主管部门和单位工作职责,强化引进人才待遇保障,促进人才作用发挥最大化。拓宽引才渠道。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原则,采取“招考、聘用、人事代理”等方式,先后引进教育、卫生类大学毕业生60余名,医疗卫生人才70余名。创新引才方式。通过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东西部扶贫协作“千人培训”计划》,先后邀请福清等地教育、卫生、农技、商务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43名,选派县内138名教育卫生人才赴东南沿海地区学习交流,组织党政机关及社会团体开展考察交流培训5次2060人,不断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
科学施策,在“育”上求实效。实施职称评定。对在县属单位工作满1年经历的博士研究生考核评定为副高级职称;在县属单位工作满2年经历的硕士研究生考核评定为中级职称;对本科学历人员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晋升职称,有效提升职称评定工作的“含金量”。强化技能培训。围绕全县“6+4”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开展“畜草、金银花、花椒、苹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6期1345人;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六项计划”,为全县198个村全覆盖选派科技服务团和科技特派人员,先后举办惠农政策宣讲150余场次,开展技能培训16期980人次,有力推动了全县人才队伍总量大幅提升。拓宽创业扶持。坚持政府为主导,以项目帮扶、社会和个人参与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实施英才归心“通渭家园”工程,进一步优化了政策、资金和待遇保障,有效吸引本地在外优秀人才回乡创业、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激励鞭策,在“暖”上求发展。引导人才一线聚集。深化“双百四联”活动,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产业一线”聚集,先后调整选派49名市县副高以上农业科技专家,组成5个专家服务组,联系指导种养殖产业基地70个、农村经合组织86个、产业发展大户93户,指导实施特色产业重点项目24项,帮助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强化人才培育措施。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采取“一对一、一对多、面对面、手把手”的对接指导,着力破解“盲目引进”与“水土不服”、“老幼断代”与“青黄不接”的人才发展窘境。今年以来,先后培育高级农艺师3名,市级教学骨干5名,县级教学能手3名,年轻后备人才10余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针对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师和博士研究生,试用期满后一次性给予安置费20万元;“985”“211”双一流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次性给予安置费10万元;普通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部直属公费师范生、“双一流”建设高校医学类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一次性给予安置费5万元,切实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来源:甘肃组工网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