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轮换图
  • 首页轮换图
  • 首页轮换图
  • 首页轮换图
  • 首页轮换图
475_110px;
355_110px;

人才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 人才工作

通渭县:以高质量人才工作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 作者:: 阅读: 时间:2024-6-17

通渭县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实施“人才赋能”工程,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引才渠道,完善培养机制,强化保障措施,激发人才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追赶发展提供有力才智保障。

突出需求导向,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准确把握全县人才队伍结构和制约人才队伍发展的短板弱项,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和长远需求,科学设定引才岗位,广开招才进贤通道,累计引进现代农业、林果畜牧、金融审计、文化旅游、工业项目和教育教学、卫生医疗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282人。坚持柔性引才补短板,聚力建设草畜、果蔬和中药材三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新能源、纺织服装产业两个新型工业产业园区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提升县域医疗诊疗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柔性引进各领域高层次人才40余人,建立专家工作站(室、基地)11个,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着力解决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中的瓶颈问题。

注重教育培训,提升人才培育质效。先后制定出台通渭县“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实施方案、县委县政府领导联系包抓重点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制、“八支人才”队伍建设方案等政策性、制度性文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今年以来,先后分领域、分行业、分版块举办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等培训班45期,培训各类人才4995人次。深化人才交流协作,坚持每年从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选派100名左右的专业技术骨干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和省内有关院校、医疗机构和单位跟岗实训;邀请兰大二院、兰大一院、甘肃省中医院大学附属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专家教授常态化开展学术讲座和带教诊疗活动;举办县域慢病管理中心经验交流分享学术交流、“知华课堂”中医康养等大型学术交流活动,来自云南、江苏、四川等10个省份300名专家和20名国际留学生参加相关学术交流。

搭建载体平台,激发人才创新动能。主动融入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

深入推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金银花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工作,2024年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联合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联盟、星创天地等创新载体平台3家。申报实施“中药材黄芪生态种植的示范与推广”“林木生物型育苗基质的研发与应用”“马铃薯鲜粉防腐保质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和省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5项,征集县级科技计划项目34项,转化重点科技成果项目8项、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项,着力推动马铃薯、中药材、苹果、种苗繁育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成果转化。

坚持产才融合,发挥人才引领作用。积极鼓励引导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流动,组织农技、畜牧、林草、种子等部门100余名业务技术精湛、基层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深入产业基地、合作社开展农业技术专题讲座45场次,培训农民2600人次。组织县级医疗机构组织50余名专业技术开展义诊活动15次,诊疗1200余人次。教育上成立6个学前教育办园集团和10个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与乡村学校常态化开展帮扶互动活动。坚持和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选派科技特派员32名,组建198支乡镇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建成科技成果示范转化基地18个。

强化政策支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聚力保障追赶发展的若干措施》《通渭县优秀科技成果、优秀科技人才、优秀创新团队评价办法》《通渭县科技研发投入后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创新创业支持保障政策措施,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2024年县财政预算人才专项资金300万元、科技人才项目资金300万元、人才创业贷款资金2000万元,技能人才培训资金280万元,充分发挥资金“撬动”人才作用。今年已落实引进人才安置费48万元、租房补贴18.3万元,为拔尖领军人才申请发放津贴21.6万元;走访慰问教育、医疗和科技特派团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3个、业绩突出的优秀专家人才12人,发放慰问金1.9万元。(县委组织部 姜智强)

上篇:

下篇:

版权所有:中共通渭县委组织部
邮编:743300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中街4号
备案许可证号:陇ICP备14000381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102000021号